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全部 923 行业动态 907 常见问题 13 下载中心 0

从“支付互通”到“规则互信” 中国跨境支付网关的战略破局

时间:2025-09-26   访问量:0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透露,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已于7月底上线试运行。(9月24日 经济日报)

据了解,统一网关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建设的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支持境内外机构通过“一点对接”开展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是中国跨境支付互联互通迈出的关键一步。这将进一步提高跨境支付效率,满足境内外用户高效、便捷的移动支付需求。接下来,将支持境内外参与机构通过统一网关开展跨境支付合作,加快推进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支付体验。

显而易见,我国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上线试运行,绝非单纯技术迭代,而是在数字支付领域树立规则话语权的关键布局。这一以“统一接口+适配规则”为核心的网关模式,既解决了跨境支付的效率痛点,更隐含着中国标准“软性输出”的战略路径,为全球数字支付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技术标准的统一是破壁的基石。过去,境外机构接入中国支付系统需与支付宝、银联等平台逐一对接,流程繁琐且成本高昂。统一网关通过“一点对接”机制,将原本分散的接口整合为标准化技术语言,相当于为全球支付机构铺设了一条“数字高速公路”。这种技术语言的统一,不仅降低了境外机构接入门槛,更推动中国二维码标准从“国内通行”向“国际共语”转型。

然而,技术统一绝非“一刀切”。网关的“适配规则”机制,恰是对各国监管差异的精准回应。网关通过模块化规则设计,既满足中国机构“走出去”的合规需求,又为境外机构“引进来”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标准化+弹性化”的治理智慧,既避免了“技术霸权”的疑虑,又为后续推广积累了可复制的“中国经验”。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网关模式为中国参与全球数字支付规则制定提供了实践样本。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仍存在“碎片化”困境。中国通过网关实践,既验证了“统一接口”的技术可行性,又展示了“适配规则”的治理智慧。这种“软硬结合”的输出模式,比单纯技术推广更具可持续性,为后续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规则互认奠定了基础。

当然,要真正实现“可复制的跨境支付合作方案”,还需在两方面深化:一是持续完善规则适配机制,针对不同国家、地区数据保护要求细化数据流动规则、优化小额支付适配模块;二是加强与国际支付标准组织的对接,推动中国标准与全球规则的互认。

从“网关破壁”到“标准出海”,中国正以支付治理的小切口,撬动全球数字规则的大变局。这既需要技术创新的硬实力,更考验规则设计的巧智慧。唯有在“统一”中求共性、在“适配”中存差异,才能真正实现从“支付互通”到“规则互信”的跨越,让中国在全球数字支付治理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未来,随着网关模式的不断完善与推广,中国有望在全球数字支付领域形成更具影响力的“中国标准”,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方案。


文章标签: 西安超市收银机西安便利店收银机安装西安超市收银软件西安水果店收银软件跨境支付

上一篇:收银系统选乐檬!覆盖零售全业态,助力商家降本增效

下一篇:没有了!

微信截图_20250218163219.jpg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